短距離輸送帶給料方式由于給料系統(tǒng)是采用帶寬1.8 m、長11 m輸送帶和平行托輥實現短距離輸送給料,生產過程中煤炭通過料斗間歇性落至皮帶上,輸送帶在運行過程中則重載、輕載與空載交替出現,而有時由于生產流程的原因輸送帶需要較長時間空載運轉,因此輸送帶在間歇性運行過程中經常出現跑偏,經常需要長時間進行調整,從而增加現場人員的工作強度和難度。
為了防止短距離輸送帶發(fā)生跑帶,決定采用兩級調整的方法:
(1)為當輸送帶出現輕微跑偏時及時進行微調,(2)為當輸送帶在第一級微調難起作用,出現較大跑偏量時兩級聯動進行粗調糾正。基于此原理,(1)采用在改向滾筒兩邊各增加軸向坡度,根據輸送帶負載時實際出現的跑偏余量,采用28 mm鋼板加工焊接制作糾偏墊圈,并且在設計安裝時充分考慮輸送帶正常運行過程在滾筒中間的游走余量,兩邊保留有50 mm余量,當輸送帶偏離允許余量時(1)才啟動微調調整。
(2)采用在輸送帶的兩邊緣靠近原有起調偏作用的改向滾筒處各垂直加裝1個Ø108×350 mm托輥,同時為了方便以后維護和更換托輥,制作了專用糾偏托輥支架,在輸送機架兩側焊接了連接支座,并連接緊固。當輸送帶出現較大跑偏時,利用該托輥增大對輸送帶單邊的漲緊力,從而使該托輥和改向滾筒糾偏墊圈共同作用加大對輸送帶跑偏方向單邊的摩擦力,增大跑偏方向輸送帶的阻力。跑偏越大托輥與輸送帶的摩擦力也越大,阻力也隨之增大,輸送帶在阻力的作用下逐漸回復到原來運行的中間位置,從而起到自動調整糾偏的作用。
本文源自http://www.bbsbbs17.cn/xwdt/947.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輸送帶http://www.bbsbbs17.cn)